2016中国机器人产业推进大会大咖云集 共赢未来
时间:2016-12-19
作者:
来源:
【
中国智能制造网 论坛会议】2016年12月13日,“2016中国
机器人产业推进大会”于安徽芜湖隆重拉开了帷幕。据悉,本届大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由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芜湖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并由国际机器人联合会 (IFR)、韩国机器人产业协会(KAR)、台湾智慧自动化与机器人协会(TAIROA)、俄罗斯机器人协会 (RAR)、日本机器人协会(JARA)、美国机器人协会(RIA)、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机器人与自动化分会(VDMA R+A)共同支持召开。大会盛况空前,来自政府、行业组织、科研院所、企业、资本和媒体等各界共计1000余人参加了大会,共同探讨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与未来。

会议现场 伴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转型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出台,机器人产业在我国正处于异常迅猛的发展中。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市场上
工业机器人的销量达到了6.8万台,超过了整个欧洲市场,连续第三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兼秘书长宋晓刚对此分析指出:“我国在机器人产业发展上有着诸多优势。众所周知,中国的制造业规模位居全球第一,制造业门类在全球也排第一,可以说是最完整的。从今后的发展趋势来看,工业机器人的‘主战场’就是量大面广的制造业。当然,对于机器人企业来说,这庞大的制造业中有着不同细分行业的具体应用,而我国的机器人企业更加熟悉中国制造业各细分行业的特点,这是很大的优势;此外,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新常态’,发力智能制造、推进转型升级是中国制造企业的必走之路,这就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这也是非常大的优势。”
正是为了梳理中国机器人产业阶段性发展成果、促进行业沟通交流、共商产业发展大计,持续推动我国工业、服务、
特种机器人产业发展,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于2012年开始举办“中国机器产业推进大会“,迄今已成功举办了四届。而今年的大会以“新起点、新征程、聚众力、赢未来”为主题,旨在引导机器人企业明确目标、树立信心,汇聚资源、挖掘潜力,发挥各方优势,协同发展,共同携手迈向机器人产业新阶段。
“芜湖宣言”,力促行业健康发展 记者了解到,本届大会为期四天,在四天时间里,主论坛、领袖峰会(闭门会)、工业机器人论坛(企业家专场)、工业机器人论坛(技术专场)、服务机器人论坛、特种(军用)机器人论坛、机器人标准与可靠性论坛、医疗与养老康复机器人论坛、特种(军用)机器人闭门会、通信用机器人需求对接会、新三板挂牌上市培训等十余场主题活动、专题论坛及一系列配套活动轮番上演,精彩异常;众多业界“大咖”纷纷亮相,在智慧碰撞中全面剖析了产业各细分领域的发展趋势、前沿技术、需求动向及发展热点问题。

芜湖宣言 12月13日下午,领袖峰会正式召开。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理事长、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兼秘书长宋晓刚,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副秘书长郝玉成,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何敏佳,国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兴,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平, 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许礼进,南京埃斯顿机器人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杰高,上海新时达机器人公司总经理蔡亮,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总经理钱晖,英特尔公司总监张志斌,上海ABB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区机器人及应用部总经理梁锐,德国汉堡科学院院士张建伟等30余位“业界大咖”围绕着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人机协作机器人现状与展望、智能机器人与就业及生产力等议题展开了深度探讨。随后,他们共同发布了“注重产品质量促进行业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宣言”(简称“芜湖宣言”)。
“芜湖宣言”倡议,将提升质量意识、加强品牌建设、恪守国家及行业标准、缔造共赢的检测认证体系、自觉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不断提升中国机器人的品牌形象,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中国机器人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拉开大幕,精彩观点纷呈 12月14日上午,大会主论坛正式拉开了帷幕。工信部副装备工业司副司长孙峰在大会上作了主旨报告。他指出:“近年来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机器人产业保持了迅猛发展的势头,一大批工业机器人新产品景相上市。总体上看来,我国机器人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年均增速远高于全国工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增速,社会各界对发展机器人的热度不减,但是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我国机器人产业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机器人关键零部件高端产品进口依存度仍然很高、自主创新能力仍急需加强、各地低水平重复建设隐忧显现、本土企业小散弱的状况仍未改变、机器人标准检测认证等体系仍待健全等。针对我国机器人产业存在的问题和隐忧,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将机器人作为重点领域发展的战略部署,今年3月21日,工信部与发改委、财政部共同印发了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五年规划。规划提出两突破、三提升的战略目标,即实现机器人专业零部件和高端产品的重大突破,实现机器人质量可靠性、市场占有率和龙头企业的提升。”

2016中国机器人产业推进大会 孙峰还指出,近期工信部将公告发布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根据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拟通过志愿申报,对符合规范条件的工业机器人企业进行规范管理,规范工业机器人行业市场秩序,推动产需协同合作,推动产品质量保证、售后服务能力的建设,提升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副司长蔡荣华则在报告中指出:“近年来,政府高度重视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为全面贯彻好国家的战略和要求,发改委从关键技术产业化和市场环境规划上入手,双管齐下,着力解决机器人产业发展面临的一些瓶颈问题。下一步发改委将密切跟踪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新动向,从产业协调发展的角度率先协同攻关的模式,加快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执行委员会委员Jong-Oh Park在论坛上说:“2016年到2029年,整个工业机器人销售量将会达到140万台,在今后几年间也会出现两位数的增长率。个人机器人会从29万增加到32万,每年都会呈现两位数的增长。从亚洲乃至全球而言,2015年都是机器人装机迅猛增长的一年,尤其是2010年到2015年期间,亚洲实现了19%的增长,欧洲实现了50%,美国是17%。去年全球供应的75%是来自于五大市场,或者叫五大国家,首当其冲的是中国,第二是韩国,之后是日本、美国以及德国。”
世界经济论坛执委会委员Helena Leurent也表示:“我们建议大家能够展现出很好的、具有影响力的领导力,这样使我们能够保持敏捷性,而且使用包括不同的场景和感情这方面的情商,我们跟大家提出四个原则来共同应对第四次产业革命给我们带来的挑战。第一点是我们超越技术的框架,第二点,给人们和经济体赋权,第三点是通过技术的模式来进行协同,最后我希望能够秉承共同的价值观。”
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所长赵杰向嘉宾解读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规划。他指出:“这个专项中央财政资金是计划20个亿,整个专项经费是60亿,包括地方政府和企业,以及企业配套。十三五整个在机器人方面的重点专项的投入相当于十二五科技部的投资四倍多,接近五倍多,十三五一年相当于十二五五年的投入。”
而在15日举行的论坛以及会议中,众多政府协会领导、企业人士、专家学者等纷纷上台发言。
(来源:网易科技报道) [1]
[2] 下一页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 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 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