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工业国家,从德国到日本再到韩国,劳动力增长已经达到顶峰,已经成为经济的拖累。然而,人们普遍忽视的是,新兴世界的人口增长放缓更快。
摩根士丹利的战略家、《国家的兴衰》的作者Ruchir Sharma最近在华盛顿邮报发表的一篇文章对工作、机器人、生产力和收入差距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
在文章中,Sharma认为,由于劳动力市场的增长速度不足以支持我们的需求,或许不久之后,经济学家担心全球机器人短缺难以弥补这部分需求。
“在许多工业国家,从德国到日本再到韩国,劳动力增长已经达到顶峰,已经成为经济的拖累。然而,人们普遍忽视的是,新兴世界的人口增长放缓更快。”
作为新兴国家的代表,中国已经感受到了四种破坏性人口趋势的影响:
中国的适龄劳动人口增长刚刚变为负数,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每年将损失100万工人。
在这些适龄劳动人口中,由于教育和其他社会原因,很多人不想到工厂工作。
中国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速度是美国的2倍,法国的4倍,跟美国和法国完全不一样。
由于某些原因不可能接受大规模移民,通过移民的增加来补偿抵消劳动力的老龄化是不可能的。
Sharma引用了诺贝尔奖获得者、心理学家和经济学家Daniel Kahneman对此事的看法:
“当就餐伙伴问机器人对中国就业会造成怎样的威胁时,诺贝尔经济学家Daniel Kahneman这样回应:‘你还是不明白。在中国,机器人来得正是时候。’难怪中国政府对相关的工业自动化公司提供巨额补贴。”
作为长期战略规划,中国最近的五年计划将重点放在了将机器人引入中国,创建一个国内机器人产业,并复制日本、韩国和整个欧盟的模式,将机器人应用从工业生产扩展到社会援助。
美国将如何实现这一点,仍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