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机器人案例>>内容阅读
从制造到智造的“涅槃”

相对于传统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的设备利用率更高,随着用户对产品熟悉程度加深,将逐渐实现“一机多用”。与此同时,艾利特协作机器人正在以“安全”、“易用”、“灵活”、“高效”的特点,突出协作机器人领域的重围,成为行业领军企业,走向世界。

01  背景

       今天我们要讲述的客户是已成立25年之久的高通机械,该厂以家用空调钣金件、高铁配件以及医疗器械钣金件的生产加工为主要业务,并且已在空调钣金行业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技术,其产品的加工精度、质量稳定性获得了广大客户的认可。

       近年来,该厂一直紧跟工业潮流,不断追求工业自动化。自2002年开始引入第一台日本的AMADA数控冲床以来,一直加大对自动化设备的投入。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与成熟,该厂在2014年就已引入了六关节的工业机器人焊接设备,以及六关节的搬运机器人来替代人力劳动。

02  客户痛点

       由于消费端的客制化程度越来越高,该厂的产线面临着小批量多品种的挑战。而在使用传统工业六轴机器人做产品生产的切换时,经常因切换周期而耽误生产的进度,因此工厂不得不保留人工,也是考虑到人手操作的灵活性,以及在尽可能不频繁改变现有产线布局的情况下,满足订单需求。

03 解决方案

       最终,客户采用艾利特EC66(6kg)负载协作机器人解决方案来取代传统工业六轴机器人的应用,其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该厂还将艾利特协作机器人与传统工业六轴机器人进行了研究对比,总体来说协作机器人在速度上并没有比传统工业机器人慢多少,有些工件反而比传统工业机器人快很多,且协作机器人拆装简单、编程简便可在多台设备、多种产品生产线之间自由切换,使得客户得以在2天内实现投产。在时间就是金钱的今天,艾利特协作机器人解决方案赢得了客户的认可。

同时,客户在了解艾利特协作机器人应用的便利性后,又将它应用在攻丝领域,将协作机器人替代人工完成攻丝动作,即便工件孔位多达121个,艾利特协作机器人依然高速无误的完成了任务,极大的降低了产品的故障率。

       如今客户已将传统工业机器人与艾利特协作机器人相结合,双线发展。未来单工件抓取在15kg以内时,将会继续采用部署更快、安装更便利的艾利特协作机器人解决方案,而传统工业机器人则会应用在一些更大、更重的工件的搬运、上下料等工作中。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 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 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
共建单位:中国机械总院集团海西(福建)分院    三明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维护:三明市明网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咨询:0598-8233595 0598-5831286 技术咨询:0598-891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