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昌平区印发实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和相关支持措施,将加快布局具身智能机器人,重点发展医疗健康机器人、家用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物流机器人五大整机和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形成“1+5+1”的机器人产业体系,打造北京北部机器人产研结合示范区。预计到2026年,全区机器人产业规模将突破150亿元。
昌平区机器人产业整体规划了“一核引领、多点支撑”的产业布局。其中,“一核引领”即以机器人产业园为引领,集聚“1+5+1”机器人产业领域国内外领先企业,建设概念验证、小试中试等共性技术平台,打造机器人产业先进技术创新基地和创新企业总部基地。
机器人产业园项目位于昌平区沙河镇,未来科学城西区范围内,南侧紧邻生命科学园,整体建筑规模30.44万平方米。其中,一期建筑规模5.6万平方米,已于3月底开工,计划2026年建成投用,二期计划于2030年底前建成投用,成为机器人企业高度聚集的特色园区。
昌平还将围绕新元科技园,打造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先行基地;围绕朱辛庄片区,打造信息技术创新生态和人工智能赋能基地;围绕赛迪产业园,打造机器人产业检测检验及配套服务基地;围绕水屯工业区,打造机器人产业规模化生产制造基地。
计划到2026年,昌平区机器人创新能力和产业实力将明显增强,吸引15家以上机器人企业集聚,突破不少于8项机器人关键技术,开发不少于6个高技术、高附加值机器人产品,打造一批机器人配套服务体系,培育不少于5家专精特新企业、不少于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遴选一批标杆示范机器人应用场景,形成创新要素集聚、创新创业活跃的发展生态。